六大茶山根據時間節點分為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,蠻磚、莽枝、革登、倚邦、易武、攸樂屬于古六大茶山,也被稱為江內六大茶山,南糯、布朗、巴達、帕沙、賀開、勐宋屬于新六大茶山,也被稱為江外六大茶山。
古六大茶山有哪些,特點如何:
清代中期是革登茶山的繁榮時期,茶園總面積達6000多畝,茶葉產量達100多噸,可見革登曾經的繁盛,咸豐年間,莽枝茶山的民族械斗波及到了革登茶山,那場戰亂使革登茶山人口大減,革登老寨住戶大部分遷走。
到了清末民初,革登老寨已無人居住,曾經繁華的革登至此開始逐步衰落,那場戰爭損毀了革登古茶山大部分茶園,至今革登茶山所剩下來的古茶樹所剩無幾,僅存茶房、秧林、紅土坡等幾片古茶園,累計不足五百畝,以目前革登的古樹茶產量,名列六大茶山頗有幾分壯志暮年、名存實亡之感。
但革登茶依然受到茶友追捧,因為它獨特的口感,革登茶最讓人難忘的是它的山野氣韻,非常強烈而馥郁的山野花韻是革登的獨到之處,,其它口感方面,革登茶口感較窄,上顎香甜微蜜感,微苦,舌尖甜味明顯,中后段微苦有甘韻,湯質稍薄。
攸樂古茶山位于版納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境內,攸樂是古六大茶山中唯一不在勐臘縣境內的茶山,攸樂山也叫基諾山,實際上攸樂是基諾的音譯。
攸樂古茶山面積在古六大茶山中算比較廣的,種茶歷史非常悠久,攸樂古茶山是云南大葉種茶的中心產地,歷史地位非常高,位居古六大茶山之首,攸樂種茶相傳從孔明開始,孔明在茶山許多地方被尊稱為茶祖,攸樂山同樣尊奉孔明為茶祖。
歷史上,攸樂的茶民間茶農會加工少量竹筒茶,大部分被易武、倚邦地區的外地茶商收走,這幾年因為交通逐漸方便,每年都有茶商定點守在攸樂收購原料。
攸樂制茶的歷史非常悠久,其茶葉香型口感和曼撒、易武比較接近,茶箐色澤較深,香揚水柔,舌面苦澀感稍高,口感聚攏,茶性較烈,茶氣強。
千年前已有少數民族在莽枝山居住種茶,種茶歷史非常悠久,明朝末年已有內地商人進入莽枝山販茶,清康熙初年,莽枝茶山的牛滾塘已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葉集散地。
對于這些古茶山來說,悠久的歷史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征,歷史的積淀賦予它們更加沉厚的底蘊,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。
莽枝古樹茶特點:以特殊香型著稱,口感和倚邦、革登的香型口感類似,上顎香甜微蜜感,湯水較柔,舌面刺激感較強。
蠻磚位于西雙版納州勐臘縣,蠻磚的位置比較特殊,位于倚邦、革登、曼撒、易武四大古茶山之間,蠻磚古茶山包括滿林和蠻磚等地。
蠻磚古茶山的茶園大部分集中在蠻磚和蠻林,蠻磚五百多畝,蠻林一千多畝,茶樹生長的非常好,密度較高,最大的茶樹高約3.9米,基徑34厘米,樹齡在三百年以上。
蠻磚所產古樹茶,與曼撒古樹茶類似,茶箐色澤較深,品飲時,舌面與上顎中后段口感厚質香滑,舌面微苦,滋味醇厚,厚重感明顯,香氣較沉,不像易武地區香氣高揚,蠻磚古樹茶有厚重感,香氣如有重量,近幾年品飲表現依然非常高。
易武是普洱茶史上的一座豐碑。
易武是茶馬古道的源頭,位于六大茶山的東部,緊靠中老邊境,面積約750平方公里,是古六大茶山中面積、產量最大的茶山,全鎮擁有古茶園面積1.4萬余畝,主要集中在高山寨、落水洞、麻黑、曼秀、三合社等村寨。
易武鄉北與思茅江城接壤,南接瑤區、勐伴,西接勐侖象明,東鄰老撾。海拔差異大,氣候立體型,不同小區氣候條件,造成了不同的生態環境,使之具有溫暖、較溫暖型兩種氣候特點。
易武常年日照充足,雨量充沛,全區山高霧重,土地肥沃,溫熱多雨,熱量豐富,雨量充沛,是種植茶葉的理想之地。
易武茶因香揚水柔聞名,甘醇順滑帶冰糖香,喉韻甘潤持久,苦澀度低,屬刺激性較低的茶品,尤其經過后期存儲后,蜜香高亢婉轉,韻味悠遠,非常值得收藏。
倚邦屬于勐臘縣象明鄉,倚邦最出名的是貢茶,倚邦是有部分小葉種茶,是從四川引種過來的非常獨特的小葉種,但大部分還是以云南特有的大葉種茶為主,所以不能從大葉種和小葉種上來判斷一款茶是不是倚邦茶。
并且小葉種茶生長在同樣的環境氣候中,口感和倚邦大葉種并無明顯區別。
總體來說,倚邦茶的特色是滋味飽滿濃厚,香高馥郁,苦澀味較輕,回甘爽口,有甘冽之韻,歷來為各地茶商所推崇。
新六大茶山有哪些,特點如何?昵茶網茶葉百科:
南糯位于西雙版納勐??h格明和鄉,屹立在流沙河東岸,在傣語里,南糯是醬筍的意思。平均海拔40m年降水量10 15mm年平均氣溫16- 18C。
此地有大片的栽培型古茶樹茶園,茶樹屬喬木大葉種,微苦澀,回甘、生津好,湯色桔黃、透亮。
透著蜜香、蘭香,谷花茶淡香如荷。
勐宋茶山位于勐??h東部,東與景洪市接壤,南接勐海格朗和鄉,西南接融海鎮、北與勐阿鎮交界。
海拔1500~ 1800m,降雨適中。茶樹灌木居多,茶湯口感苦澀,微回甘、生津一般,湯色深黃,條索墨黑。
布朗茶山位于西雙版納州勐??h南八十公里處,南部與緬甸山水相連。布朗山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區,總面積一千多平方公里。
布朗族為古代濮人后裔,據說他們是制茶的始祖。
茶葉回甘快生津強,湯色桔黃透亮。香氣獨特,有梅子香、花蜜香、蘭香,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愛好者夢寐以求的收藏佳品。
巴達茶山位于勐海城西58公里。原屬巴達鄉,今屬西定鄉,與緬甸隔河相望。此地的茶苦澀明顯,回甘、生津快,茶湯中顯甜,湯色桔黃晶瑩、透亮,條索墨綠油亮。
香氣較好。
帕沙村隸屬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勐??h格朗和哈尼族鄉,地處格朗和鄉政府西南邊,距鄉政府6.00公里,距縣城33公里。
純正的帕沙茶以清甜而著稱,海拔越高,茶的韻味越足。外觀:條索勻整,色澤翠綠,毫毛顯著
湯色:綠中帶有金黃濃郁感
氣味:香氣濃郁
滋味:水路比較細,舌面回甘生津持續,層次變化明顯,略有苦澀味
賀開茶山位于西雙版納州勐??h勐混鎮,茶山包括賀開、曼蚌兩個村委會的七個村寨,主要分布在勐??h東南部,距離勐??h城約30公里,東接帕沙,南接布朗。
外觀:賀開茶條索黑亮緊結、稍長
氣味:香氣高揚純凈,有輕微蘭香
茶湯:沖泡后湯色金黃明亮
滋味:稍苦澀,澀顯于苦,但回甘快速而持久;湯質飽滿,水性柔順,層次感豐富,山野氣韻較強,杯底香明顯且較持久
版權及免責聲明: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茶葉功效與作用表述僅供茶友參考,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。喝茶不能直接替代藥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請遵醫囑謹慎食用。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,或有疑問或不應無償使用,請及時告知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!感謝原作者提供素材!